![]() |
外型尺寸 | 可定制 |
货号 | |
品牌 | 元泽干燥 |
用途 | 食品、化工、石化、染料、工业污泥 |
型号 | KJG |
制造商 | |
是否进口 | 否 |
生化污泥干燥机 生化污泥烘干机
项目描述:
用化学法(如混凝法、化学沉淀法)处理废水所产生的污泥称为物化污泥。如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离子,酸碱中和反应等过程产生的污泥等。由化学沉淀产生的污泥输送和污泥处置问题,一直是一大难题。在大多数化学沉淀操作中,均有大量污泥产生,常可达到处理水体积的0.5%。如何处理所产生的物化污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生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理方法,应当兼顾到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在物化污泥脱水外运之前一定要进行浓缩以减少污泥含水率,缩小污泥的体积,产生的是生化污泥。
针对生化污泥的相关特性,元泽干燥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污泥烘干技术,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专业设计制作节能型污泥干燥机,完全能达到行业客户的要求,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信任和合作,已和国内五十多家大、中型企业有过合作,元泽干燥将用精湛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与您,携手共进,创造绿色大地。
工作原理:
桨叶干燥机可适应污泥含水率变化,产品干化均匀性高。干燥机内设溢流堰,可根据污泥性质和干化要求改变溢流堰高度,调节干燥机内污泥滞留量。可使干燥机内污泥滞留量达筒体容积的70-80%,增加污泥的停留时间。此外,还可调节加料速度、轴的转速和热载体温度等,在几分钟与几小时之间任意选定停留时间。因此对污泥含水率变化的适应性非常广泛。
楔形桨叶具有自净能力,可提高桨叶传热作用。旋转桨叶的倾斜面和污泥颗粒或粉末层的联合运动所产生的分散力,使附着于加热斜面上的污泥易于自动地清除,使桨叶保持着高效的传热功能。另外,由于两轴桨叶反向旋转,交替地分段压缩(在两轴桨叶斜面相距最近时)和膨胀(在两轴桨叶斜面相距最晚时)斜面上的污泥,使传热面附近的污泥被激烈搅动,提高了传热效果。
工艺流程图:
生化污泥专用干燥机 优势体现:
1、结构紧凑
生化污泥干燥机主要的传热部件是楔形的桨叶,桨叶密集的、按照规定的间隔交叉排列在固定的旋转轴上,因此单位体积设备的传热面大,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搅拌均匀、热效率高、干燥效果好
由于桨叶结构特殊,物料在干燥过程中交替收到挤压和松弛,在靠近传热面处的颗粒或细粉搅拌非常剧烈,传热系数很高,因此强化了干燥。
3、桨叶轴可相互啮合,具有自清理作用,可防止物料粘壁
桨叶的两主要传热侧面成斜面,因此当物料与斜面接触时,随着叶片的旋转,颗粒很快就从斜面滑开,使传热表面不断更新,强化了传热。另外,由于两轴桨叶反向交错旋转时,交替地分段压缩(在两轴桨叶面相距最近时)和膨胀(在两轴桨叶面相距离最远时)搅拌功能,具有自清理作用,因此对黏性较高的膏状物料也能适用。
4、适合于湿度很大产品的干燥
由于使用了桨叶式的干燥元件和连续的混合搅拌,能够对黏度很大的、高湿度的材料进行干燥。它的结构设计避免了产品在死角处的积留和因产品积留而带来的过热或者腐败变质。
5、能耗低,操作费用小
设备结构紧凑,干燥所需要的热量依靠热传导间接加热,干燥过程不需或只需少量气体以带走湿份。极大地减少了被气流带走的这部分热量损失,热量利用率可达80%~90%。
6、粉尘夹带小、省去部分辅助设备
生化污泥桨叶干燥机所需要的热量依靠热风来加热,只须满足在干燥操作温度条件下,干燥系统不凝结露水。热风用量少,干燥器内气体流动速低,被热风挟带出的粉尘少,干燥后系统的粉尘回收方便,气体加热器,鼓风机等规模都可缩小,节省设备投资。
7、设备操作弹性大,运行平稳可靠
干燥器内设溢流堰,调节干燥器内物料滞留量。可以使干燥器内物料滞留量达筒体容积的80%~90%,增加物料的停留时间,以适应难干燥物料要求。还可调节加料速度、轴的转速和热载体温度等,对于易干燥和不易干燥物料均适用。
技术参数
型号/项目 | KJG-3 | KJG-9 | KJG-13 | KJG-18 | KJG-29 | KJG-41 | KJG-52 | KJG-68 | KJG-81 | KJG-95 | KJG-110 |
传热面积m2 | 3 | 9 | 13 | 18 | 29 | 41 | 52 | 68 | 81 | 95 | 110 |
有效容积m3 | 0.06 | 0.32 | 0.59 | 1.09 | 1.85 | 2.8 | 3.96 | 5.21 | 6.43 | 8.07 | 9.46 |
转速范围r.m.p | 15-30 | 10-25 | 10-25 | 10-20 | 10-20 | 10-20 | 10-20 | 10-20 | 5-15 | 5-15 | 5-10 |
功率kw | 2.2 | 4 | 5.5 | 7.5 | 11 | 15 | 30 | 45 | 55 | 75 | 95 |
器体宽A mm | 306 | 584 | 762 | 940 | 1118 | 1296 | 1474 | 1652 | 1828 | 2032 | 2210 |
总宽B mm | 736 | 841 | 1066 | 1320 | 1474 | 1676 | 1854 | 2134 | 1186 | 2438 | 2668 |
器体长C mm | 1956 | 2820 | 3048 | 3328 | 4114 | 4724 | 5258 | 5824 | 6020 | 6124 | 6122 |
总长D mm | 2972 | 4876 | 5486 | 5918 | 6808 | 7570 | 8306 | 9296 | 9678 | 9704 | 9880 |